国庆假期刚过,朋友圈里全是“带父母出游”的各种吐槽。我翻着手机,突然想起去年带爸妈去爬山的经历——那简直是一部活生生的“背包奇遇记”。
出发当天一大早,天还没亮,老妈就冲进房间,拉开窗帘,嘴里喊着快起床,不然赶不上火车了,我揉揉眼睛,无奈地嘀咕着:“着什么急啊?车票是下午的,现在才四点多,太阳还没升起来呢!”老妈一句见血封喉:“车能等你?你不得提前去等着车!”
临出门了,妈妈还在做疯狂的“扫尾”工作,面包、饼干、八宝粥、王老吉、火腿肠等等,一股脑儿塞进包里,包都要撑破了,我说“带这些东西干什么?到处都有卖的!”老妈瞪我一眼:“那不得花钱吗?”
最后地上摆着的三个登山包,每个都紧绷到露出接缝处的丝线。“这个装吃的,这个装喝的,这个...装电饭煲!”我差点把嘴里的水喷出来:“妈,咱们是去旅游不是搬家啊!”
我爸在旁边淡定地往包里塞了两双拖鞋:“万一酒店不提供呢?”最后我们硬是把20公斤的“家当”背上了山,知道的是旅游,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逃难去了呢!
展开剩余73%到了景区,我爸的“闪爬技能”震惊全场。说好一起慢慢爬,结果一眨眼的功夫,老爷子已经出现在半山腰的凉亭里,还兴奋地冲我们挥手:“快点啊!”
等我们气喘吁吁赶到,他老人家已经泡好了青青乐平衡茶,顺便给妈妈冲了一杯双蛋白豆乳羊奶粉,还给我准备了用保温杯装的粥和一盒切好的苹果——这哪是爬山,分明是野餐啊!旁边经过的路人们无不投来羡慕的目光,别人出门旅游减肥,谁能想象我的痛苦,不仅没瘦,竟然还胖了几斤。
最绝的是住酒店那天。早上退房时,我发现爸妈的包鼓得像个气球。原来他们把房间里的矿泉水、茶包、甚至遥控器里的电池都顺走了。我哭笑不得:“爸妈,咱家缺这几节电池吗?”我妈理直气壮:“酒店的东西不拿白不拿!”
结果晚上在高铁站,老爸的收音机不响了,他从包里竟然翻出了4节电池,——原来他把酒店遥控器里的电池都给抠出来了!全车厢的人都憋着笑看我们表演“行李大揭秘”。
不过这些“糗事”在关键时刻都变成了救命稻草。记得有次堵车在高速上,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,周围一群人都饿得前胸贴后背,我妈变魔术似的从包里掏出卤蛋、烧饼和保温杯里的热汤,一众被困人员向她行注目礼,隔壁车的小孩馋得直哭,她老人家大方地分出去一半,对面一家老小都无比感动。
那一刻我突然明白,爸妈的背包里装的不是乱七八糟的东西,而是他们那个年代特有的生存智慧——就像疫情前,被妈妈塞满一冰箱的肉,当时还抱怨又要成为僵尸肉了,结果疫情封控在家一个多月,才知道真香,真是太香了。
现在想想,那些被我们吐槽的“过度准备”,何尝不是一种笨拙的爱?经历过艰苦岁月的他们,坚持用自己经年累月的生存智慧,提前在未知的环境里为我们筑起一张安全网。
下次出游,我决定不再抱怨那个鼓鼓囊囊的背包,而是学着像他们一样,在背包里放上一份惊喜——比如偷偷塞进老爸最爱的二锅头,或者给老妈准备一套她念叨了很久的民族服装。
毕竟,旅行的意义不在于去了哪里,而在于和谁一起,以及旅途中那些让人笑中带泪的回忆啊!
#青青乐
(声明:文中图片使用AI创作)
——分界线——
|青儿姐视角|
专注女性慢生活的自媒体平台,分享关于悠闲生活、自我关怀和文化享受的内容,帮助女性寻找生活中的小确幸。
欢迎关注,下期见
特别支持:青青乐双蛋白豆乳羊奶粉10倍股票配资
发布于:河北省启恒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